新闻中心
查看行业新闻
Oct 24,2022
常用药品及医疗器械
家庭保健器材:疼痛按摩器材、家庭健康自测器材、血压计、电子体温计、多功能治疗仪、激光治疗仪、血糖仪、糖尿病治疗仪、视力改善器材、睡眠改善器材、口腔保健用品、家庭急救用品。
家庭保健按摩产品:电动按摩椅/床、按摩棒、按摩锤、按摩枕、按摩垫、按摩带、血液循环机、足浴盆、足部按摩器、手持式按摩器、按摩浴缸、甩脂机、理疗仪、足疗仪、减肥带、车载坐垫、揉捏垫、按摩椅、丰胸仪、美容按摩器。
家庭医疗康复器材:家用颈椎腰椎牵引器、牵引椅、理疗仪、睡眠仪、按摩仪、功能椅、功能床、支撑器、医用充气气垫、制氧机、药罐、助听器等。
家庭护理器材:家庭康复护理辅助用品、女性孕婴护理用品、家庭供氧设备、氧气瓶、氧气袋、家庭急救箱、血压计、血糖仪、护理床。
医院常用医疗器械:创伤处置车、手术台、手术灯、监护仪、麻醉机、呼吸机、血细胞分析仪、分化仪、酶标仪、洗板机、尿液分析仪、超声仪(彩超、B超等)、X光机、核磁共振等。
Oct 24,2022
一次性输液器 4 1/2
一次性输液器 5
一次性输液器 5 1/2
一次性输液器 6
一次性输液器 7
一次性输液器 8
一次性输液器 9
一次性输液器 12(极少)
一次性注射器 1ML
一次性注射器 2ML/2.5ML
一次性注射器 5ML
一次性注射器 10ML
一次性注射器 20ML
一次性注射器 30ML
一次性注射器 50ML
一次性注射器 60ML
一次性注射器 100ML
Oct 24,2022
它属于三类医疗器械。
三类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或支持生命维持的,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,必须严格控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医疗器械。例如:植入式心脏起搏器、体外冲击波碎石机、病人侵入式监护系统、人工晶体、侵入式内窥镜、超声手术刀等。
彩色超声影像设备、激光手术设备、高频电刀、微波治疗仪、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、X射线治疗设备、200mA以上X射线机、医用高能设备、人工心肺机、内固定器械、人工心脏瓣膜、人工肾、呼吸麻醉设备、一次性无菌注射器、一次性输液器、输血器、CT设备等。
Aug 23,2019
近年来,医疗行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日益紧密,医疗保健需求越来越高,已从简单的患者生理指标测量转向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。医疗设备电子信息化的概念深化最直接地体现在医疗器械产品上。
许多企业都参与了医疗信息市场
在刚刚结束的第67届医疗器械博览会上,国产医疗企业迈瑞率先推出首款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DC-8、高速生化分析仪BS-2000M和Syno Vent-E系列呼吸机,标志着高端技术的新突破。
据迈瑞国内营销体系副总裁纪强介绍,彩色超声不仅可以用于诊断,还可以用于治疗,刚性需求量很大。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,迈瑞在国内超声市场同质化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。
医疗电子信息市场前景巨大,众多医疗企业纷纷试水。GE、西门子、联影、鱼跃、国药等企业在医疗器械博览会上发布了多款电子新产品。
此前专注于家用医疗保健产品的欧姆龙,今年也将发力医疗电子产品市场。欧姆龙医疗保健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奥口卓也表示,欧姆龙几年前在中国主要专注于“三高”产品的研发和推广。“这两年我们转向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,加强配套设备的开发,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数据库。”
信息化对企业提出更多要求
目前,医疗设备的电子信息化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专业医疗机构,居家护理产品应用的转移也对医疗电子产品的便携性提出了要求。
随着电子信息化的提升,医疗设备也朝着网络化、远程化方向发展。据了解,为满足远程医疗管理的需求,欧姆龙开发了具有通讯功能的相关产品,并与健康产业品牌一起探索远程医疗管理模式,以领先技术加速中国医疗电子化进程。目前,该模式已参与社区医院健康管理项目、中兴集团健康项目以及山水洲际集团益康项目。
Aug 23,2019
医疗器械进口量显著增加,现有体制缺陷制约了国内产业发展。据深圳海关了解,在国家医改政策出台后,国家加大对医疗器械设备的投入,国内市场需求升温。今年以来,深圳口岸医疗器械设备进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。据统计,今年上半年,深圳口岸进口医疗器械7492.3万美元,同比增长34.6%(下同)。业内人士认为,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发展的经济,使得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在居民预期寿命不断提高、人口老龄化以及公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期望值提升的背景下,持续保持高速增长。今年以来,随着医改政策的出台,国家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,国家对医疗设备制造业的投资,也带动了国内医疗设备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。7月3日,卫生部表示,到2011年,国家计划投资约1000亿元,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,提高基层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水平。上述因素促使今年上半年深圳口岸医疗器械进口快速增长。业内人士指出,随着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国家新医改政策的积极推进,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增长,这将为产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现有的医疗器械体制缺陷也制约着国内医药器械产业的发展。一方面,产品结构不合理,细分程度低,传统和初级产品占据多数。除部分国产医疗设备如伽玛刀等具有一定竞争力外,其他大部分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;此外,产业研发以模仿为主,缺乏自主创新产品,产业竞争力较弱。另一方面,大型医疗设备要在国内医院使用,必须申请并取得卫生部门颁发的配置证,否则医院无法采购和临床使用。一些国产设备性能虽然能够满足要求,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取得配置证,无法进入国内医院的采购范围,导致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度虚高,医改政策带来的巨大利益很大一部分被国外高端产品吸收,不合理的准入门槛导致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存压力巨大。为此,深圳海关建议,应以医改作为契机,对国内企业高端产品研发给予政策扶持,提高医疗器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,鼓励企业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;为畅通国产医疗器械进入市场,需清除体制隐患和门槛,引导医院优先采购国产产品,为国产设备发展壮大提供更大空间。